除上以外,MG7 AT 豪华版的其他配置也很丰富,支持MP3 播放的6 碟DVD 影音系统、双区独立恒温空调、电动后遮阳帘,以及超速报警、定速巡航、智能钥匙等等,中高级轿车的豪华装备几乎都有。如果以挑剔的眼光审视,会感觉中控台塑料感偏重,个别部位的装配不够精细,而且A 柱的倾斜角度稍大,车辆转向时视线范围会受到一定限制。
作为此次MG7 AT 新车型升级重点的5 速Triple-Mode 手自一体变速箱,来自于日本“爱信Aisin”。变速箱偏向运动调校,它与原有的1.8 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,在保证运动性的基础上,又兼顾了舒适性和经济性。另外,此款变速箱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经济模式、运动模式、雪地模式、巡航模式、两种热模式、两种上坡模式、手动模式、滑行模式,共计10 种换挡策略。并且在换挡杆的右侧还单独设置了可手动转换模式的开关,驾驶者可以依据实际需要,让变速箱切换至运动模式或雪地模式。
MG7 AT 装备的1.8 升涡轮增压全铝赛车级发动机,其在5500 转/ 分钟时输出最大160 马力,可媲美大众EA888 系列的1.8 升TSI 发动机,峰值扭矩为215 牛米,匹配5 速Triple-Mode 手自一体变速箱,静止到100 公里/小时的加速时间可控制在10 秒左右,最高车速达到205 公里/小时。由于发动机转速要高于2100 转/ 分钟,涡轮增压器才会介入。而日常行驶中,只要驾驶者不急于加速,变速箱会经济地将发动机控制在1500 转/ 分钟。因此当我们深踩油门的瞬间,发动机高昂的吼声会很快传入车内,但车身的反应并不强烈,只有等待变速箱降挡并把转速提高至涡轮启动的区域内,才能体会到加速感。如果我们保持低挡高转速行驶,即使轻踩油门,车辆的行驶也会充满激情。MG7 AT 的高段加速优势也比较突出,时速过100 公里/小时后,依然会有充足的动力储备,只要合理选择挡位,线性的提速会一直持续到180 公里/小时才有所放缓。
在丽江城区公路开上数百米,就已明显感觉到转向、踏板,甚至悬挂都偏向“沉重”。驾驶时车身整体感觉比较强烈,经过平顺的柏油道路,舒适的座椅几乎会过滤掉轻微的震动。而碾过路面坑洞、接缝时,悬挂都会将路面的信息直接反馈到身体,以追求更高的驾驶感受。MG7 AT 的制动踏板基本是轻踩即有,渐进感适中,制动效率可用德系车的标准来衡量。
从资料来看,MG7 AT 的底盘是由英国莲花公司针对不同路况进行的调校,之前与宝马在合作开发中所积累的经验,也让这款前驱平台受益颇多。MG7AT 采用紧凑型麦弗逊式前独立悬架和MG的Z 型纵摆臂双横臂后独立悬架,为了提高刚度,还在悬挂系统中使用了液压成型的副车架、铝质的簧下部件和大型的橡胶衬套,这些有利于隔震和加快悬挂的动态响应。实际中MG7 AT 的底盘表现非常硬朗,不但循迹性优秀,而且在经过去往虎跳峡途中的数十个弯道时,车身的姿态也很稳健,前驱B 级车的弊端尽可能地得到了控制。而凭借良好的韧性表现,没有让MG7 AT 因为悬挂硬朗,而过多牺牲乘客的舒适性。
MG7 AT 的安全性的设计也很全面,车体三分之二采用高强度钢材,车身多处采用变截面激光拼焊,最大限度保证车身的坚固和吸能。除了双安全气囊、ABS+EBD、智慧型防炫目内后视镜、车速感应式自动门锁等高科技配置,同时,MG7 AT 与宝马共同开发的车身结构,特殊的设计方式使其更加坚固并能多级吸能,提高了被动安全效果。前后四轮通风制动盘,并配有电子报警装置,以监控制动片的磨损情况。另外车辆采用的五重防盗措施,从发动机、蓄电池、防入侵、轮胎乃至油箱五个方面彻底确保整车安全。
当下,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,仿佛大家都觉得,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。但真的是这样吗?全球最畅销品牌、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,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。
纳米06首创“天地门”,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,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。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,下门展开是1200×900mm承重平台。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?踏乎的,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。
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“换壳版eπ007”。它俩底盘核心参数,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,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,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,懂的人都懂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:“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!”但网友不吝这个,毕竟两车轴距一样,尺寸就差几厘米,说是“巧合”,确实牵强了。
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,叠加上市权益,卖28.99万起,顶配还不到40万,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?友商这些“9字辈”的理想L9、问界M9、腾势N9都卖多少钱?你让他们怎么卖?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!这么一看,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。
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,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。未来,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: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。